2022.4.24 by HOLA小編

刀具要利才安全        

在雪白的中島前,穿著牛仔外套的男子低著頭、聚精會神,將檯面上的食材切片、成絲,這就是對現實版「型男主廚」陳德烈的第一印象。

刀在陳德烈的手中,彷彿成為一種樂器,在砧板上敲出規律且輕快的節奏,這可是「台下十年功」才能譜出的樂曲。「這沒有技巧、沒有捷徑,就是一直切、一直練。」回憶起年輕時剛進廚房的歲月,陳德烈說,自己一天8小時唯一的工作就是「切」,切所有東西。個子高的他為了下刀時看得準,得彎著腰,時間長了受不了,就把兩塊厚的砧板疊在一起,才練就了這一手刀工。

許多人拿起刀就心驚、切下去更忍不住手軟,但陳德烈說,刀要愈鋒利愈好,在切菜時,才能將食材咬住,尤其像是椒類,表面有層果蠟,若刀不夠鋒利,便會滑掉,到時切到的可能就是自己的手。另外,一般加了手柄的刀雖然比較容易抓牢,但不管用鎖的或用插的,使用久了,難免會有油或水滲透進去,所以他喜歡一體合成的刀,不論是不鏽鋼或高碳鋼,只要好好使用,就不會壞,又好保養,「不管是這樣砍、這樣剁,都不是問題。」陳德烈邊說,邊像個俠客般作勢揮舞著手中隱形的大刀。

至於我們這種不專業的老百姓到底該買哪種刀?陳德烈誠心建議一般家庭可以準備一把中式菜刀,可以平整地切面積較廣的食材,再加一把西式菜刀及一把水果刀。刀具用完後,用洗潔精清潔一下,徹底擦乾後再風乾,只要不油膩、沒有味道便可,且要避免刀面上留有檸檬水等酸性物質而被腐蝕。

不同砧板用在不同食材      


聊完了刀具,自然得認識一下它的另一半—砧板。即使已拿到乙級證照,躋身專業之列,陳德烈說自己在家裡也不會使用難整理的廚房級大砧板,而是一般家庭中約A4紙張大小的「平易近人板」,煮4個人的份量也沒有問題,只是記得要準備兩塊,一塊處理生食、一塊處理熟食。

攤開各種材質的砧板,陳德烈開始評比。塑膠製的好清洗,但不能太用力砍或剁;木製的耐砍,切時不容易滑動,但若不整理,很容易藏污納垢;竹製密度高,耐重壓、好清理。「如果料理肉類、青菜居多,可選擇木製或塑膠製,或是竹製或塑膠製;如果多是輕食,可以選擇竹製,一塊就可抵兩塊。各有好處啦,看你平常的烹調模式和習慣。」他最後貼心地提出綜合分析。

談起砧板要如何清理,陳德烈說,他如果買的是木製砧板,初次使用前會先泡在加有一點檸檬水或白醋的水中一整晚,之後花兩、三天蔭乾,再塗一層沙拉油在表面,以後就不容易有菜味或肉味滲進去,也比較耐用,若用到表層軟化,就可以換新。塑膠製及竹製的很容易清理,用清水或洗潔精洗乾淨就好,若用久了、切痕太多,也就到了和它說再見的時候。


不斷練習定能成功        


對陳德烈來說,他的人生舞台有兩個,一個在螢光幕中,一個則是廚房。拍戲是大家凝聚向心力,共同完成一件事,享受充滿多變的刺激、尋求導演及觀眾的認可,甚至能在過程中找到電波相近、長存的友誼;做菜則是做一次就會一次,只要不斷嘗試、不斷練習,即使過程中會承受許多挫折,最後一定能成功。「這兩個給我的成就感是不同的。」陳德烈說。

談起未來,因為疫情重創了這兩年的工作,讓他開始思考自己還能做什麼。「目前比較有可能朝冷凍食品這塊,只是我們還差了行銷團隊。」陳德烈帶著期待的神情,說著心中的藍圖。至於家裡,許多人裝潢時會在「要廚房」還是「要中島」之間掙扎,他的答案就很簡單,他希望自己以後的新家兩個都要。

對於中島免不了油煙的問題,陳德烈想出解決之道。「如果做中式料理,我就在廚房;如果要做西式料理或燉煮類,就在中島。」如果最後只選擇中島,他建議家裡至少在水波爐、微波爐及烤箱三個救命神器中選擇兩個,就可以解決掉大約60%的中式料理,剩下沒有油煙的部分,就可以優雅的在中島處理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