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在朗朗白晝裡為生活奔走,卻忘了漫漫黑夜的「品質」同樣值得追求。在 dayoff 之後,如何以好眠修復自己,是想要擁有平衡生活的必修課題。
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這個道理在「睡眠」領域同樣通行。讓我們走進 HOLA 門市裡,藉由獨創的智能選枕、選墊SOP,發現屬於自己的睡眠密碼,體驗甜美無夢的深層休息。

枕頭承接了我們的一日辛勞,在躺下的瞬間,我們將頭頸的重量交給枕頭,盼以獲得一夜無夢的好眠。然而HOLA根據過往的顧客回饋,發現人們常以為「高枕無憂」,認為飽滿大顆的枕頭,就是舒服的枕頭,而不小心買到不適合自己高度的枕頭,導致睡醒後肩頸痠痛。

其實枕頭高度與身形、睡姿息息相關,像是平時習慣正躺的人,便不建議選擇太高的枕頭;習慣側睡的人,枕型建議挑選符合側睡肩寬高度,以減緩肩頸不適感;而睡覺習慣翻身的人,則不妨選擇兩側較高、中間低的枕頭,可滿足睡覺經常翻來覆去的睡眠習性。為了協助人們定製睡眠,HOLA將上述發現「科技化」,並攜手陽明物理治療所,著手開發智能選枕系統。

經過兩年的開發測試,全台唯一透過科學數據打造的智能選枕系統於2019年推出,從數萬筆睡眠資料及治療師15年臨床經驗出發,替顧客找出最理想的枕頭高度。2021年更推出線上版本,讓顧客在家也能根據自己的身體數據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枕頭。HOLA目前也網羅逾30種枕頭款式,並針對正睡、正側睡、側睡等不同睡姿,提供相對應的枕型與高度,讓人們透過智能選枕找到自己的「命定枕頭」!

精準的身形數據,是通往好眠的捷徑

選枕步驟
STEP 1:以工具掌握身體數據
想要定製好眠,首先得先了解自己的身體密碼!你可以加入HOLA LINE官方好友,點選「專人服務」並留言「我要領取枕頭測量工具包」,便可獲得專屬工具包,在家便可進行簡易測量!或是親赴HOLA門市,會有專人協助測量更精密的數據。

STEP 2:科技加乘助攻選枕
在門市專業人員協助下,開啟HOLA線上智能選枕系統,透過問卷填寫釐清平時睡姿、偏好的床墊軟硬度、入睡等困擾,並輸入測量後的身形數據。輸入完畢後,系統將立即推薦最適合你的枕頭款式。

STEP 3:親身試躺找到命定好枕
獲得系統推薦的枕頭後,再於門市專業人員協助下進行「試躺」:先找到與自家床墊軟硬度相似的床墊,躺上後再測試枕頭在習慣睡姿下是否舒適。

當枕頭過高或過低時,脊椎都會呈現曲線,因此門市專員也將協助檢查頸椎、胸椎、腰椎是否維持筆直,作為枕高的最終確認,找到自己的命定好枕。

找到命定枕頭後你都是如何挑選床墊的呢?過往,人們的選墊多採「自由心證」,又或是依循傳統堅持「硬床至上」,認為「軟床」支撐度不佳容易傷害脊椎。為了讓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床墊,HOLA於2021年10月引進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所使用的診斷系統「bedMATCH」,經千名顧客測試,以科技力為人們聰明選墊,透過客觀數據及科學分析輔佐,三個步驟打造甜蜜好眠!

而HOLA也精選國內外六個品牌的床墊,提供多種軟硬度、彈簧、表布材質、內層材質及尺寸選擇,方便人們在結束bedMATCH測試後,將最適合的床墊帶回家,享受專屬睡眠體驗,從現在開始!

打破「硬床至上」迷思!以科技力找到最適合的軟硬度

選墊步驟
STEP 1:比對1,700萬筆人體大數據
親赴HOLA門市,在專業人員引領下使用由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開發的bedMATCH診斷系統,輸入年紀、身高、體重、睡姿、容易感到疼痛的部位等資訊後,系統將以這些資訊與1,700萬筆人體睡眠資料庫進行比對。

STEP 2:躺上專業儀器獲得關鍵資訊
躺上bedMATCH專屬檢測機,在5分鐘內便可獲得身體密度、腰身、身形、重量分配等精密數據,並即時透過螢幕看到自己的身形資料。若是平常為兩人一張床,也能分開測量數據,並且進行交叉比對,得出適合雙方的床墊推薦,享受宛如量身定製的服務體驗。

STEP 3:按照顏色找到剛剛好的軟硬度
經過問卷調查及人體計算後,系統將以四種顏色(金色為軟床、綠色偏軟、藍色適中、紅色偏硬)顯示適合受測者的床墊。得到建議的軟硬度及對應床墊後,人們可進一步藉由親身試躺,檢視床墊能否完美支撐肩膀、後腰、臀部,藉此找到最適合的床墊。